门道app

探寻传统文化之美
涵盖武术、国学、养生、礼仪、书画、民俗、服饰、戏曲、历史、古玩等中国传统文化方方面面的知识内容.中国传统文化长久不熄,源远流长,代代相传,中国传统文化集聚的大平台.

门道文化|编钟:侧耳倾听慕钟语

门道提示: 农历八月初九

 

编钟,泛着青铜器特有的光芒,铸造精美,厚重古朴。我仿佛看到古人在你面前敲击乐章,感受到古今穿越的神奇。编钟,神奇之处在于可以一钟双音。这一整套编钟,排列整齐,错落有序,就那样静静的矗立着,雄浑端庄。远处传来的编钟声,高音清脆,中音圆润,低音浑厚。编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,用青铜铸成,它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,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,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,能发出不同的乐音,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,按照音谱敲打,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。

 


早在3500年前的商代,中国就有了编钟,不过那时的编钟多为三枚一套。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,每套编钟的个数也不断增加。古代的编钟多用于宫廷的演奏,在民间很少流传,每逢征战、朝见或祭祀等活动时,都要演奏编钟。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,那时候的编钟一般是由大小3枚组合起来的。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的编钟数目就逐渐增多了,有9枚一组的和13枚一组的等等。


 

编钟是钟的一种。兴起于西周,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。编钟由若干个大小不同的钟有次序地悬挂在木架上编成一组或几组,每个钟敲击的音高各不相同。由于年代不同,编钟的形状也不尽相同,但钟身都绘有精美的图案。



编钟的发声原理大体是,编钟的钟体小,音调就高,音量也小;钟体大,音调就低,音量也大,所以铸造时的尺寸和形状对编钟有重要的影响。



在中国古代,编钟是上层社会专用的乐器,是等级和权力的象征。近代,在中国云南、山西和湖北等地的古代王侯贵族的墓葬中,曾先后出土了许多古代的编钟。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发现的曾侯乙编钟。

这套编钟工艺精美,音域可以达到五个八度,音阶结构接近于现代的C大调七声音阶。另外,编钟上还标有和乐律有关的铭文2800多字,记录了许多音乐术语,显示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先进水平。曾侯乙编钟是目前中国出土数量最多、规模最大、保存较好的编钟,被誉为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迹。

编钟音乐清脆明亮,悠扬动听,能奏出歌唱一样的旋律,又有歌钟之称。编钟虽作为一种较为古老的打击乐器,但其音质、音准、音色等方面,绝不逊色,其地位已在世界打击乐界中根深蒂固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
评论